在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的“博士后科技行”计划的大力支持下,航发院精心组织了一批博士后研究人员,分别于2024年6月和12月开展了两期科技行系列活动,活动紧密围绕“航发报国”和“科技创新”两大核心主题展开。
6月——深圳科技行
航发院师生团队于6月11日自北京启程,前往深圳进行交流与学习。在为期四天的考察中,团队访问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南方科技大学以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教育和企业机构,深入了解高等教育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现状,实地观摩科技创新企业的前沿研发中心,深入学习创新驱动的企业发展理念,进一步激发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技创新潜力。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6月12日上午,考察团成员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进行了参观,并与航空航天学院的师生进行了深入座谈。在座谈中,航空航天学院团委书记张超教授和潘天成教授详细介绍了深圳校区的院系建设、学院基本情况以及岭南文化底蕴。林志勇教授和王兴副教授对学科发展情况进行了精彩讲解。通过此次座谈,考察团成员对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院系建设、研究方向、人才培养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有了全面的认识,并深刻感受到先进航空发动机研究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座谈结束后,成员们参观了学院的低速静音风洞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等实验设施,并游览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优美校园。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天空之境” 6月12日下午,考察团成员前往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天空之境”进行参观交流。在交流会上,大疆HR Rosa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大疆2025拓疆者秋季校园招聘。考察团成员还参观了大疆的办公环境,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南方科技大学 6月13日,航发院师生团队访问了南方科技大学。上午,考察团成员首先参观了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成果展厅,了解了该校自2012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南方科技大学坚持“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为成员们展示了科技创新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推动作用。下午,考察团成员参观了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的航空发动机实验平台、湍流与声学实验平台等,深入了解了该校在航空发动机燃烧与流动基础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随后,成员们与力航系教师就人才培养、岗位招聘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深切感受到了创新型大学的独特魅力和责任感。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6月14日,考察团成员参观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并进行了交流。在公司的礼宾楼展厅,成员们详细了解了比亚迪在乘用车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讲解员全面介绍了比亚迪在锂电池、驱动电机、车身悬架、混动平台、云巴等多个领域的技术突破。考察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比亚迪人力资源处校招负责人及多名清华校友与成员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分享了在比亚迪工作的经历和体会,并对人才培养、岗位分工与待遇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12月——哈尔滨科技行
航发院师生团队于12月6日前往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此次科技行活动,活动通过参观工厂、学习调研、座谈交流的形式,让大家亲身体验了企业环境,感受了企业文化,并与优秀校友“零距离”交流。
单位介绍

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哈飞”)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48年,是我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曾支援航空工业20余个厂所的建设。
哈飞历史上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架直升机直5、第一架轻型喷气轰炸机轰5、第一架大型水上反潜轰炸机水轰5等机型。改革开放后,相继自主研制生产了直9系列直升机、运12系列飞机,并推出“松花江”、“赛马”等系列汽车产品,建成了年产30万辆的汽车生产线。近年来,公司聚焦航空主业,加快推进航空产品升级换代,形成了以“AC312系列、AC352”民用直升机和“运12E、运12F”固定翼飞机为代表的产品体系,构建起了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产品格局,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

哈飞拥有国际权威适航当局认可的、健全的设计研发制造体系,同时具备直升机和定翼机设计研发制造能力。复合材料设计与验证等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国内最大的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基地。拥有完备的客户运行支持体系,具有30多年、近千架机的服务保障经验,具备专业化的飞机定检维修和客户化加改装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并满足客户培训、航材支援、工程支持等服务需求,在役机群完好率国内领先。
参观学习


队员们先后参观了哈飞中国直升机工业启航馆、旋翼及结构胶接车间、机械加工车间,工作人员介绍了哈飞的发展历程,讲解了直升机的相关知识。通过参观学习,师生们对我国直升机工业发展的壮丽征程和丰硕成果有了深刻了解,对航空人“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事迹产生了深深敬意。
座谈交流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与哈飞党委干部部/人力资源部、飞机设计研究所、工程技术部工艺研究所的领导同事在会议室进行了热烈的座谈交流。

哈飞党委干部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赵续,就哈飞的企业发展总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尤其在人才引进政策、高层次人才发展晋升、科研保障支持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展开,其中,一人一议的薪酬待遇、博士工作室的组建、定向人才培养、科研经费支持等,都旨在提升对科研人才的重视程度、实现科研人才的最优价值,从而使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同时,赵续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清华大学在人才引进、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投身到航空工业的大国重器中来。

飞机设计研究所结构设计员樊鲁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机械专业硕士毕业生),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一份完美和理想的工作”。一方面,她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被社会和国家所需要,让她充满价值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她对这份工作很有兴趣且擅长,在哈飞的工作状态让她身心满足。

座谈会后,双方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实践总结
本年度两期科技行系列活动不仅立足于“航发报国”和“科技创新”的主题,而且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博士后与研究团队的建设,全面展示了一南一北两大区域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果与精神,进一步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活力,并坚定了航发院师生团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的航发报国之志。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的资助和支持。
人生无处不青山,史书万卷皆家国。
吾辈青年,定当自强,勇担重任,强国有我!